从CES看技术、产品、产业发展趋势 智库论坛 | 2018.02.06
2018年2月6日上午,由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、未来城市研究院、城市规划院计划联合主办第一次智库论坛顺利召开。第一期智库论坛以“从CES看技术、产品、产业发展趋势”为主题,邀请行业内专家、公司内部研究人员围绕CES和Emtech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产品,研判电子信息、未来出行等重点方向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,探讨公司未来布局方向与开放合作策略。
雷锋网创始人林军进行了题为《自动驾驶在中国如何顶天又立地?》的演讲,结合全球自动驾驶的发展情况,分享了CES上自动驾驶技术的新技术、 新产品,以及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进展。

中科汉天下副总经理黄鑫结合公司在芯片领域的布局,分享了CES上英伟达、英特尔等多家企业的芯片战略。

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胡骏明博士进行了题为从CES2018看自动驾驶汽车的分享。胡博士认为: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加速,并且将率先落地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领域,建议在共享出行加快布局自动驾驶;未来汽车应用场景更加丰富,未来汽车设计要考虑模块化开展,类似于丰田的e-Palette概念车,标准化底盘再根据不同场景和客户需求选择模块化车厢;自动驾驶功能一旦模块化,未来汽车差异化的关键势必在于车内空间的交互和服务体验,汽车将变成移动的“家”,智能座舱的设计建议多关注智能家居领域的新概念新产品;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,固态激光雷达大势所趋,并且目前该领域尚无龙头出现,知合可以考虑投资固态激光雷达的初创企业,技术领先的有投资价值。

王方林博士分享了从CES2018看智能家居市场技术产品的发展与趋势。他认为CES2018上智能家居呈现如下趋势:一是巨头继续押注语音助手服务;二是单品竞争走向智能家居生态竞争;三是AI技术进一步赋能智能家居产品,提升核心功能。

束加沛博士分享了CES上人工智能的进展。他认为,人工智能的爆发是IT技术发展的必然。此前的摩尔定律和互联网分别扩展了计算和传输数据能力,使得数据海量、廉价,数据的信息比率下降。深度学习是虽然80年代的算法,在今天克服了最后一块数据短板,将产生巨大的提升;技术发展受到资本、权力和人性的限制,这些决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;深度学习技术主要包括语言识别、自然语言、图像识别和图像生成;现在的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准确率已经超过人类,而自然语言也有一定进展,所以在智能家居、自动驾驶、智能机器人方面将有应用;AI芯片是分为两种,一种是为深度学习所设计的GPU类型,是现在最重要的芯片,目前英伟达在这个领域占据上风,另外一种是神经芯片,可能是未来方向,英特尔在这个未来领域有作为。

刘畅博士进行了题为《XR破冰:硬件精进、应用深化》的分享。刘博士认为: 2017年,全球大量走在科技前沿的XR企业同样用勇气和实力实践着的XR之梦。他们依托处理器、传感器、新型显示、光学、材料轻量化、云存储等技术的飞速突破,在CES上展示了XR硬件的整体精进。同时,XR产业亦呈现出应用深化、全链升级、巨头加码、中国加速等重要趋势。与此同时,全球XR项目融资量、额齐增,平均首轮融资额降低、投资阶段整体后移等从另一侧面释放出产业向好的积极信号。CES后,业界对技术突破、应用推进、平台支撑、行业规范等仍有诸多期待。工信部日前明确表示将在2018年重点推进XR产业发展,已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比肩全球科技巨头的中国企业,有望在高性价比VR一体机、垂直场景AR眼镜、光学器件等高端组件及XR+汽车、医疗、教育等应用服务领域拔得头筹。

于泽军博士认为,全球3D打印行业快速发展,主要影响冶金制造、生物医疗、航空航天、汽车研发等领域;2017年全球3D打印行业重新洗牌,GE,HP强势切入,并占据前5,行业巨头,如巴斯夫,帝斯曼,美铝,GKN,也纷纷加入3D打印领域(材料);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,金属粉末(打印)是未来;高精度、低效率,无法规模化生产是制约3D打印的瓶颈;中国3D打印发展迅速,市场规模大、潜力大,未来将成为3D打印大国/强国!人工智能+物联网+3D打印是未来制造模式。

王瑞妍博士分享了EmTech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生物医药行业的主要观点。她认为,生物科技与产业是高段位金矿;以精准医疗为代表的未来生物科技会让人们更加健康和长寿;在生命健康领域,投资创新是王道,美国生命健康投资者是典型的创投同步企业家,在探索未来、培育未来;美国波士顿/剑桥和旧金山湾区是全球生命健康产业的特级集群,研发型企业/商业实验室占产业主体(占比75%)。

种法辉博士进行了题为《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-EMTech区块链》的分享。他认为,区块链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金融、企业服务、防伪存证、知识产权、供应链、医疗等领域;政府支持,联盟推动,社会包容将有力推动更多应用场景向区块链项目开放,有利于产业发展;区块链在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在性能、安全与隐私方面,但已有相应解决方案,因此不是影响区块链发展的瓶颈;“区块链不可能三角”理论(ESD理论)—高效、安全、去中心化,三方不可能同时实现。

冯玉仲博士分享了Emtech TR35 2018的评选情况。EmtechTR35是自1999年起,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被认为最有才华、最具创新精神,以及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35位35岁以下的青年技术创新者或企业家,每个获奖者都在各自的领域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。相比其他奖项,我们可以把这个奖项的特色总结为“科技刺猬+商业狐狸”。今年TR35首次设有中国场专区,获奖者平均年龄32岁,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能源环保和新材料等四个热门领域。目前,世界的科技技术不是太少,而是太多了,关键是如何用,如何让金融与技术一起相结合。

通过这次分享,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和社会各界一起探寻未来产业、未来城市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,探讨公司的布局策略,有利于提升研究人员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深入了解,以及公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。